财新传媒
2014年05月16日 12:59

干杯吧,赫拉巴尔

干杯吧,赫拉巴尔

干杯吧,赫拉巴尔

——博胡米尔·赫拉巴尔百年记

 

云也退

 

 

 

小说有什么用?

这问题厌倦了所有可能的回答。我的答案比较简单:想看点不一样的语言。我对语言敏感,也许在地铁里听上半分钟的对白,就有想跳下车走人的冲动。我选了一个可以沉默寡言地去做的行当。我希望说话的人都能丰富自己的词语,不要每天都重复着那些固定的话题:天气、孩子、住房、婚姻,“你忙吗?”“我很忙。”

有一阵...

阅读全文>>
2014年05月14日 13:16

到芬兰车站,成就一段历史

到芬兰车站,成就一段历史

 

云也退

 

 

 

“我无意推断”,“我不愿评断”,1971年,埃德蒙·威尔逊在人生抵达终点站前,及时地为新版《到芬兰车站》写下了一段弁语,也是他最后一次点评苏联的共产主义实践——另一种意义上的“盖棺之论”。其中,他连连说“不”,不评判苏联独裁政权是否空前绝后,也不断定斯大林就是俄国沙皇里最残酷的一位;他希望读者把这本书“读作一部基本忠实的记录,它记录了在革命...

阅读全文>>
2014年05月07日 11:57

加西亚·马尔克斯:小说家能为和平做点什么?

 

常识告诉我们,一个非英语小说家要成大名,离不开翻译。据说莫言能凭那些乡土意味极重的小说得到诺贝尔文学奖,他的翻译居功至伟,翻译的妙笔让其他地方的读者得以进入中国山东之一角的世界。反过来,搞翻译的人,最头疼作家使用方言俚语,以及一些只有本民族读者才熟悉的典故、意象、神话原型与图腾,而在拉丁美洲文学里,这个现象是非常突出的,因为那块大陆被摧毁的古老土著文明上叠加起了殖民主义的遗产,以复兴民族文化为...

阅读全文>>
2014年04月08日 15:26

像霍布斯鲍姆那样,做个悲观主义者

像霍布斯鲍姆那样,做个悲观主义者

 

像霍布斯鲍姆那样,做个悲观主义者

 

云也退

 

 

马克思有句名言,出自他的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》:“哲学家总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,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。”那么历史学家呢?可不可以说“历史学家总是用不同的方式回顾过去,但问题在于预测未来”?似乎是可以的,虽然“预测”两个字太弱,压不住转折关系的后一半。可是想来想去,关于“未来”,除了预测之外,还能怎样呢?

21世纪,前所未有的难以...

阅读全文>>
2014年01月08日 09:03

男人必读的七个短篇小说

男人必读的七个短篇小说

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?

积累成男人终究是他走过的路,走的人多了,就得另找一条。透过这七篇非凡的小说,能看到一个男人如何成为男人,不必然完美,但都有一个可玩味的过程。

可惜书都是旧书。但是,故事实在是太好了。

 

No.7 男人的风流——《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》by安德烈·莫洛亚

 

它收录于《栗树下的晚餐》(漓江出版社版),这个集子是百分之百的美文美译,2010...

阅读全文>>
2013年12月31日 10:02

你忍受得了无限吗?

你忍受得了无限吗?

 

云也退

 

 

Vivi的小茶铺开了好几年了,到搬家的那个晚上,仍然只有8平米不到。我应约前去帮忙——其实是参观,因为到得晚了,而Vivi早已叫好了一辆两人高的绿色大卡车。

这里可以立足的空间不超过4平米,两个人隔桌对坐,其他空间,抬头低头几乎无一处不是物:从各地背回的罐装茶叶、茶饼、琳琅满目的茶具,用山葫芦做的挂件,纯装饰用小纸伞,批发来的纸灯笼,几块钱一幅的小国画,小壶...

阅读全文>>
2013年12月20日 08:50

细读艾丽丝·门罗:无数个完美的逃离

无数个完美的逃离

云也退

大仲马写不同情节的小说,要用不同颜色的纸——如果这个做法对每个小说家都适用,那么艾丽丝·门罗一生只需买同样颜色的一卷纸就够了。某种浅粉色,粉蓝,或者粉红,或者粉绿,总之是一种让人感到意犹未尽的颜色,有话要说、却又总不明说的颜色。从她的第一本小说集里的第一篇小说开始,我就感觉似乎在翻拆一样沾了粉尘的什么东西,总忍不住要挽起袖子擦两下。

我期待下面露出真实的情节,可忽然又...

阅读全文>>
2013年12月09日 10:51

问题是好人也老了

问题是好人也老了

——索尔·贝娄琐记之八

 

云也退

 

 

弗洛伊德·萨拉斯37岁时,在圣弗兰西斯科州立大学教一门创意写作课程。他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学位拥有者,已经发表了自己的小说处女作《邪十字架文身》,同时他还是个职业拳击手,也是六十年代美国嬉皮青年大军的一员。196810月的一天,萨拉斯去听一个小说家的访问讲演,题目是“作家们正在大学里干什么?”他朝着台上正在讲话的人喷出了一长...

阅读全文>>
2013年12月02日 10:01

漂泊者爱因斯坦

温和、害羞和谦虚

——漂泊者爱因斯坦

 

云也退

 

 

前往特拉维夫大学,需要沿着一条宽阔的大路走上很久,这条路以“爱因斯坦”命名。我跟一个行人打听了下还要走多久。“很长哩,”他说,“爱因施坦路很长。”

Einstein”的德语发音是“爱因施坦”。在戈兰高地上最大的一个基布兹,我遇到一个秀气的男孩,他坐在门廊里,安安静静地读一本红色封皮的书。“这是什么书?”他爷爷说了:“爱因施坦。”拿来...

阅读全文>>
2013年11月26日 16:34

范志毅的怒,申思的舞

范志毅的怒,申思的舞

 

云也退

 

 

范志毅的侧脸,就像一个出自顶级石雕匠人之手的次品,紧绷的肌线里本该满满的都是刚毅,却不慎混进了几丝邪狞。他的气质,总仿佛刚刚打完一架似的,薄薄一层额发浸透了汗水,颧骨下方的咬肌仍在微微地用力。他仍旧是那个“闸北流氓”,几乎和十八年前没有什么两样,在他的咆哮面前,魏群聚集的五官、隆起的腹部,还有中年人的发际线和粗脖颈,黄色的全兴队服,样样都显得拖...

阅读全文>>
2013年11月19日 11:24

女人没有幽默感吗?

女人没有幽默感吗?

 

云也退

 

 

有人在豆瓣发了个帖,谈“为什么女人不幽默”,因为性别上厚此薄彼,还暗示自己在一个英语世界里的游刃有余,被众人一通口诛:比较轻的是“我身边就有很多幽默的女人”,毒舌们则宣布“自以为幽默的女人都又蠢又丑”。这个帖我不讨论,说一点自己的看法。

“女人不幽默”这种印象,差不多源于一个普遍的经验:女人总在幽默的环境里处于被逗笑的一方。生活剧里有的是这样的情节:一伙...

阅读全文>>
2013年11月15日 10:01

高纬度悲伤:我看爱丽丝·门罗的小说

高纬度悲伤

——我看爱丽丝·门罗的小说  

云也退  

《纽约客》从来没把爱丽丝·门罗当外人,门罗发在那上面的小说,每篇少则八九页,多则十来页。过去我看门罗,觉得她的身份栏里写上“《纽约客》小说作者”也就够了,她的存在,证明一本文化类的同人刊物完全可以办得既有气场,又有人情味。

小说家没有传记,小说本身就是他们的传记。曾读《纽约客》上门罗的一篇小说,叫做《躺在苹果树下》,副标题“1944年的那些下...

阅读全文>>
2013年11月07日 13:24

艺术家在工作:阿尔贝·加缪百年

艺术家在工作:阿尔贝·加缪百年

艺术家在工作

——纪念阿尔贝·加缪百年诞辰

 

云也退

 

 

 

企鹅出版社新近给阿尔贝·加缪的代表作重新出版了一套单行本,封面图的作者都出自著名摄影师,例如英国的兰金、西蒙·罗伯茨之手。《鼠疫》的封面是海,白色的浪纹细密如织,层层向远方推进;《堕落》的封面是一双男人的脚踩在岩石一样的地面上,石上的裂纹和浅坑里还积着发亮的水;《反抗者》的封面是夜晚亮红色的爆炸云,右下角站着一个渺小、...

阅读全文>>
2013年11月04日 12:27

用一场葬礼埋葬什么

用一场葬礼埋葬什么

 

云也退

 

 

(腾讯-大家专栏首发)

 

4月和6月,各有一位朋友去世,一位56岁,另一位60刚过。都是多年没有联系的人,不过我记得他们身上随时都能点燃的风雅与热情。60岁的那位,当初是56岁的那位介绍给我认识的,他像年轻人一样陶醉在自己的文艺创作里,可临了除了一本自费的诗集,都没什么别的出版物。天道不酬勤,就连寿数都不肯给足。

我得到他们的消息,分别都晚了一阵子。两人的情况惊...

阅读全文>>
2013年11月01日 07:58

记住赖希-拉尼茨基

记住赖希-拉尼茨基

记住赖希-拉尼茨基

 

云也退

 

 

 

在自传《我的一生》里,马塞尔·赖希-拉尼茨基写到了他18岁时发生的事:193810月,正在德国就读的他,和其他18000多名居留于德国的波兰犹太人一起被遣送回波兰,警察只允许他带上5马克和一本巴尔扎克的小说。华沙被纳粹占领,他住在“隔都”里——隔都,就是纳粹在东欧国家给犹太人划出的城中之城,犹太人被禁止走出这个区域,将来更便于被集中灭绝。他花了数章篇幅,描...

阅读全文>>
2013年09月09日 12:14

得意洋洋的一声苦笑

得意洋洋的一声苦笑

云也退

我遇到过好几个自称要“周游世界”的人,不过,当他们说出这四个字时,脸上的神情并不是踌躇满志的,而是有些玩世,自我解嘲,潜台词是:我也就这么点理想了。我说,很好的愿望,一定要去实现,他们回答:嗯是的,到时候你帮我找一个专栏开开呗。

和他们的见面既轻松又沉重。这世上有一群人,主要是男人,是注定要做浪子的,他们从不考虑安全感,而苦苦追寻自由的味道,因此过不惯稳...

阅读全文>>
2013年09月05日 10:30

幸福在哪里

  幸福在哪里

  云也退

  库尔特·冯内古特写过一篇有趣的小说,叫《欧福问题》,主人公是一位社会学教授,他宣称,他同一位物理学家好友和一位电台播音员一同找到了帮助现代人“寻求心境安宁的途径”。物理学家发明了一台机器,能通过巨型天线从太空中收集到星体辐射出的无线电波,放大一百倍后,这种声音能让人心旷神怡,飘然欲仙,就像行走在一块燃烧着的大麻地里一样。他们把机器设在一个谷仓里,取名“欧福”,博士...

阅读全文>>
2013年09月03日 12:57

偶窥他人的内心:《The Great Gatsby》两个译本略评

偶窥他人的内心

——《The Great Gatsby》两个译本略评

 

云也退

 

 

读那些当红的小说,可能无助于提高你对书本和文字的辨识力。因为,你读一篇已上过很多访谈、在许多红人嘴里出现过的小说,不可能不事先在头脑里携带几句评语,或几个电影角色形象,好比你在明信片上看过一栋辉煌的建筑后,一旦看到真实的建筑,哪怕它暗淡、破旧,也会情不自禁地喝彩——你会丢了自我的判断,去拿别人的语言代替自己的思考...

阅读全文>>
2013年08月05日 15:53

桃花潭畔读亨德森

桃花潭畔读亨德森

——琐记索尔·贝娄之一

 

云也退

 

   

2006年秋,我独自在安徽中部旅行,搭乘那种有卧铺的长途巴士,人在里面直不起腰,只能半坐,最好仰躺着。总是有五六双蓝色或黑色的袜子在视野边缘里晃动,我必须集中注意力,忽略吸入鼻腔的气味。我从包里拿出这次选中的旅途小说:《雨王亨德森》。

我处在低潮期,一心只想旅行,跳上一辆长途车,随便指一个站点,掏钱买票,在乡镇公路上颠簸,...

阅读全文>>
2013年07月31日 08:09

尤多拉·韦尔蒂与消失的力比多

尤多拉·韦尔蒂与消失的力比多

 

云也退

 

 

(载《外滩画报》)

 

 

尤多拉·韦尔蒂非常有名的一件轶事,发生在她31岁那年。她住在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逊市,亨利·米勒,就是写了泛色情读物《南回归线》、《北回归线》的那位,到美国来拜访一些名人,对象中就包括海明威和韦尔蒂。他事先给韦尔蒂去了一封信,信中半是认真半是调戏地说,只要她愿意写色情作品,他乐意帮忙为她做推广。两人见面后,米勒发现...

阅读全文>>